这里是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
CF透视外挂,辅助驾驶被神话,“过度宣传”难辞其咎,“L2.5”们早该停了!

最近,自动驾驶被推到风口浪尖。

前几天的事,大家应该都知道。一辆开着自动辅助导航驾驶功能(NOP)的蔚来ES8,在高速上出车祸,驾驶者不幸身亡,年仅31岁。

作为国内造车势力首次自动驾驶致死事件,悲剧一出,立即引发诸多讨论

不少人称,目前全球都造不出L5全自动级车辆,本就不该在高速上任其行使。这话没错,但请注意,有多少车企把辅助驾驶当做自动驾驶来宣传,直接把半成品送上神坛,误导了很多人。

可以说,悲剧发生,每个过度宣传的车企都得背一半锅。

辅助驾驶≠自动驾驶

事发后,蔚来第一时间向逝者表达了默哀。

至于事故原因,官方自然要说自家NOP只是辅助驾驶,并非自动驾驶,不是主要责任人。事实确实如此,NIO Pilot只是自动辅助驾驶系统而已。

事实上,不论哪种驾驶,都有一套明确分级标准——国际汽车工程师协会(SAE)分级制度。

自动驾驶,共分为L0(无自动化)~L5(完全自动化)6个等级。

目前,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没有任何车辆能真正实现L5级自动驾驶。那些宣称达到L2的车型,压根是辅助驾驶,专业地说叫驾驶自化系统

偏偏不少厂商为博眼球,玩起文字游戏。只强调闭口辅助,使得普通车主对自动驾驶和辅助驾驶模糊不清。

可以说,造成本次悲剧,车企并不无辜。

『过度宣传』早该打住

有一说一,车企营销早有技术不够,夸大来凑的迹象。

尤其是自动驾驶成了为数不多的卖点后,大有前几年手机把摄像头数量当噱头的气势,没啥实际作用,但有很好宣传效果。

如今,车企也处于这种怪圈,明明尚未具备自动驾驶能力,却一直强调自动,很少提辅助。

以蔚来为例,NOP确实并非自动驾驶,而是L2级辅助驾驶系统。如此说来,蔚来遭受舆论风暴岂不很冤?当然不是

宣传页面中,能明显看到其有意无意往自动驾驶方向靠。

投机取巧的比比皆是,还有特斯拉、小鹏、广汽埃安等车企。官网对辅助驾驶系统的描述,均带有自动二字,给消费者造成极大误导。

更有甚者,还自创出L2.5、L2+级别。拜托各位,拿着SAE分级做宣传,好歹遵守一下人家的分级规则吧。

可见,汽车厂商们的过度营销,至少得为本次事件背口锅。

监管与车企『缺一不可

悲剧已经发生,无可挽回,如何让此类事件不再发生,是重中之重。

2016年至今,仅特斯拉Autopilot故障造成的事故,就有30起,致使10人死亡。

然而,它照样没事人一样继续宣传,监管机构也没能认定特斯拉存在过失。毕竟在标准制定前,想判定厂商过度营销实在太难。

所幸,这两天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宣布——启动对特斯拉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系统调查,判断其是否有无误导用户的虚假宣传。

国内方面,2020年,SAE与中汽中心联合推出CL2级中国智能驾驶等级认证规则。目前,有4家业的多款车型通过认证。

然而,该认证并非强制性,只能给消费者提供点权威性意见罢了。

要真正解决车企夸大宣传的虚假营销乱象,靠监管或CL2认证远远不够。解铃还须系铃人,得回到厂商本身才行。

前几天,理想汽车CEO李想在朋友圈发文,呼吁业内制定统一中文命名规则:L2=辅助驾驶、L3=自动辅助驾驶、L4=自动驾驶、L5=无人驾驶。

他还表示,最好一个多余的字都别有,避免夸张宣传造成用户使用误解。

随后,360周鸿祎转发表示赞同。

有一说一,自动驾驶的油门踩得太快车了,连刚成立几年的品牌,都能自诩引领自动驾驶技术,是什么道理。

与其拿自动、智能和无人驾驶当噱头,车企应该多花心思钻研技术,届时直接用实力说话,比吹牛强太多。

在其他领域,夸大宣传充其量就是货不对板而已。自动驾驶不一样,误导消费者认知,就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在技术和标准严格规范前,整个行业应以人为本,好好说话才是。

(图片来自网络,请作者与本号联系,以奉稿酬)

往期精选

带国产机入坑曲面屏后,三星突然跑路了?

小米入局车联网,为何手机厂商都想跟汽车沾上边?

一年新用户增速仅有1%,陌陌不再诱人了吗?

-END-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