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
祖师爷乐园,秘境之眼·人类之友日历黑翅鸢:空中霸王,捕鼠能手

编者按:

野猪下山了!猴纸到我家阳台了!野生动物进城的消息频现社交媒体。事实上,我们身边居住着众多本土野生动物,它们与我们为邻,我们却鲜少了解它们。了解、友好、相伴,万物方能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新华日报·交汇点联合江苏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站、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等推出秘境之眼·人类之友日历专栏,带您一起通过红外相机、动物观察者等的视角,去关注既熟悉又神秘的动物邻居。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家园的生存基础、生机所在,每到节气日,我们还将邀请节气官来进行当日的特选推介播报。今天,一起来认识黑翅鸢。

拥有血红色眼睛

黑翅鸢有俗名灰鹞(yào)子,灰白色的羽毛,深灰色的翅膀,明黄色的脚部,赋予它们神秘而高雅的独特气质。

它们的外形极具辨识度,仅凭一双血红色的眼睛,就能令人过目难忘。黑翅鸢是一种小型猛禽,体长30厘米至37厘米,外形霸气十足。

它们有不少同属亲戚,例如澳洲鸢、白尾鸢、澳洲黑肩鸢等,黑翅鸢与亲戚们在外貌上非常相似,但仅黑翅鸢分布于中国。

飞行姿势丝滑轻盈

黑翅鸢能振羽停于空中寻找猎物,被称为空中小霸王。鼓翼飞翔时,它们轻轻扇动两翅,显得相当轻盈。它们飞翔高度较低,采用盘旋、翱翔等方式,并不时地将两个翅膀向上举成V字进行滑翔。

早晨和黄昏,它们外出活动较为频繁,一般单独活动。黑翅鸢喜欢停留在大树树梢或电线杆上,当有小鸟和昆虫飞过时,便突然猛冲过去捕食。田间的鼠类、小鸟、野兔、昆虫和爬行动物等都是黑翅鸢爱吃的食物,它们尤其擅长捕鼠。

因此,黑翅鸢通常栖息于有树木和灌木的开阔原野、农田、疏林和草原地区。它们生活范围广泛,从平原到4000余米的高山上,都有黑翅鸢的身影。

它们叫声细而尖,也会发出较为低沉的呼啸声,但一般不善于鸣叫。

种群数量有增加趋势

黑翅鸢在江苏境内全境分布,是江苏的留鸟。在我国大多数地区,黑翅鸢均为留鸟不迁徙,但在浙江、广西、河北等地为夏候鸟,春季4月至5月,它们飞抵繁殖地;秋季10月至11月,离开繁殖地。

繁殖期,它们将巢筑在平原或山地丘陵地区的树上或较高的灌木上,巢较松散而简陋,主要由枯树枝构成,内部有时放上细草根和草茎,或者根本没有任何内垫物。

黑翅鸢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乱捕滥猎是它们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好在随着人类保护意识和强度增加,近年黑翅鸢数量在增长,以江苏苏州为例,据苏州市林业站和南京林业大学的野外调查及观鸟记录显示,苏州地区近年来关于黑翅鸢的记录增多,种群数量有增加趋势。生命是一种回声,当我们行动起来保护环境,大自然也会给予我们正向反馈。

采写:刘春

美编:郑玲玲

图片:武震

【来源:新华日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