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文章模块栏目内容页
铂金工作室,你有小号吗?开小号背后的传播学原理

你有小号吗?

现实中,有些人在使用社交软件时,会注册两个账号。

一个大号,用于平时的工作交际;一个小号,用于私下里的个人狂欢。

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独立个体,却在网络的世界里被一分为二。

专门化的媒介

一切媒介,都有潜在的专门化趋势。

就像广播割下耳朵,影像剜出眼睛,网络将人的意识进行切割。(我一开始用的是灵魂这个词,但感觉不是很准确。因此转用意识,意在指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人的部分。特此说明。)

当我们仔细审视身边的媒介,就会发现这个看起来很恐怖的现象。好像他们天然存在一种分离的趋势。

网络的世界里,是不允许存在一个立体的,复杂的集合体的。

它把一切平面化。

就像如果你看过我前两天的推送,再看到这篇文章,那原本在你心里那个谈论热点时事的大白鼠形象就会开始变得模糊,变得摇摇欲坠。

网络世界允许存在一个谈时事的大白鼠,也允许一个谈传播的大白鼠,但如果没有作为载体的这个公众号存在,一个既谈时事,又谈传播的大白鼠的存在是难以想象的。

被撕裂的人

美国心理学家米德认为,人的自我可以分为主我和客我。

主我是自我意愿和行为主体。

客我是他人眼中或是他人期待中的我。

举个例子,你和你对象在约会,你突然想放屁。

你的主我说,有屁就放,不放憋得慌。

而你的客我说,不能放,会破坏你在你对象心中光辉的形象。

在你的主我和客我的不断互动中,你的自我最终决定找个没人的地方再放。

在现实生活中,主我和客我一般是不会单独存在的,他们会以自我的形式表现出来。

而一旦自我的载体——身体,消失了。自我便会因为失去束缚,被撕裂为相对独立的主我和客我两部分。

开小号,其实是一种主我寻求独立的行为。

群体压力

那么主我,为什么想独立呢?

群体压力或许能给出答案。

群体压力,是指群体对其成员的一种影响力。

当群体成员的思想或行为与群体意见或规范发生冲突时,成员为了保持与群体的关系而需要遵守群体意见或规范时所感受到的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它使成员倾向于作出为群体所接受的或认可的反应。

在日常生活中,主我时常受到客我的压制。而客我力量的源泉,就来自群体。或许更准确的说,是来自对受到群体惩罚的恐惧。

勒庞在《乌合之众》中认为,群体赋予个人一种力量感。反过来,个人对群体惩罚的恐惧就在于失去这种力量感。

为了维持这种虚幻的力量感,人纵容客我压制主我。并努力使客我处于主导地位。

就像舞台上的演员,努力展示自己优秀的一面,并以自己对他人的认知来塑造他人眼中自己的形象。

如果说媒介是被动因素的话,那群体压力下为了避免被惩罚而采取的主我压制,就是主动因素了。

当被压制的主我,遇上自身带有分离属性的网络媒介。

开小号这一行为,就不难理解了。

本文为个人观点,仅供大家参考。

本文来源大白鼠的传播世界公众号

作者:甜美的大白鼠

欢迎关注!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内容